(励志、职场、都市)古玩商捡漏笔记1985 全集最新列表 造币总厂 全文免费阅读 信托商店、刘长青、老罗

时间:2017-06-04 14:59 /衍生同人 / 编辑:苏烨
老罗,罗军,信托商店是小说《古玩商捡漏笔记1985》这本小说的主角,作者是造币总厂,接下来就请各位一起来阅读小说的精彩内容:“这是...这是徐世昌的字?”罗军吃惊的说到! 罗军吃惊的并不是这副字有多值钱,事实上徐世昌的作品,不...

古玩商捡漏笔记1985

作品篇幅:短篇

更新时间:2018-11-08T17:15:07

《古玩商捡漏笔记1985》在线阅读

《古玩商捡漏笔记1985》第17篇

“这是...这是徐世昌的字?”罗军吃惊的说

罗军吃惊的并不是这副字有多值钱,事实上徐世昌的作品,不管是书法还是字画在世流传的都不算少,价值也并不算高,从几千到几万的都有,价值能上十几万的就算大幅精品的了。

这副字,精品不精品罗军不知,但显然,大幅绝对能够得上!

罗军面这副字的是立轴,大概12-13平尺左右的大小,在立轴里也算比较大尺寸的作品了。

若放到世,十万以上应该是不成问题,肯定比自己那方端砚的砚材要值钱!

而且作为徐世昌其人,罗军还是比较了解的。

那是民国时期响当当的人物,清时期就当过军机大臣,民国时期更是出任过大总统,辞职退隐到滨海以书画自娱,眼这副作品应该就是徐世昌晚年的作品。

世罗军虽然没收藏过徐世昌的书画作品。

但徐世昌的纪念章、纪念币,他可是都收藏过的。

而且那些印有徐世昌头像的纪念银币价格可是比他老人家的书画作品贵的多...

不知要是徐世昌他老人家泉下有知,得知自己的书画作品在世还卖不过机器铸造的银币时,他会作何想?

“哈哈,对,就是徐世昌的字,这副字是徐世昌摘自张竞辰的诗!”

叶师傅说

,是好东西,不知叶师傅这副字,您多少能让?”

罗军说

叶师傅微微沉思,才举起右手手掌,正反比划了两下,意思应该是十个...

这要放在世,罗军妥妥的会以为老者的意思是十万。

可这年头他就不确定了,老者的意思究竟是十块?

还是100块?

亦或是1000块?

当然1000块的可能极低,毕竟现在不是世,大把比这副字更值得收藏的东西价格都很宜,罗军肯定不会傻到去花1000块去买这样一副字。

说实话即是花100块,罗军都会觉得有些贵了。

别看之他拿一个砚台去找刘青就能卖得100块,那其实是因为不同藏品在不同人的心中价值不同。

加之像刘青那样的人虽然喜好收藏,但其实能接触的收藏渠极其有限。

现在80年代中期不比世,随处都是各种拍卖、展会。

这个年头大部分贝都藏在个人手里,他一个国营大厂的助理,每天那么忙,总不能学着串宅门的那些人,天天去铲地皮吧?

这个理其实放在世也一样,不同的人收藏渠都是不同的,时间成本也是不同的。

世那些成功的商人通常是不会花时间去底下收东西的,因为很不划算!

去底下收东西,即略有收货,也不够抵扣时间成本的,而且在没有专家跟随的情况下,那些有限的收货多半还是假的。

是对于世那个以喜欢逛地摊著称的马老,在备一定经济实利厚,也都是把主要精花参加各种国内外拍卖会上去了,更何况那些本来就是奔着投资升值去的土豪藏家!

对于他们来说,更划算的是去那种大的拍卖会,固然会花费比下面更高的代价。

但却能买到更多的精品,而且是一次买到许多件。

这种好处随着时间越越是明显,在当时可能还看不出来,但这些精品,一旦放上几年在拿出来,往往价格都很美丽。

用这种方法,既节约了时间,又避免了吃药,还能赚取最大的利益!

反之,那些辛辛苦苦在下面收东西的人,往往也就是当时赚一个倒手的差价,大钱永远不到他们赚!

但吃药却永远少不了他们,倒不是他们的眼就比那些土豪差。

而是底下的漏太少了,而药太多了,土豪去那些大拍卖会买东西,即大拍上也有假货,但概率总是极低的!

100件里有个4、5件就很不容易了,可底下收货就不同了,1000件里能有一件真品就不容易,更别说漏了。

而且最悲哀的是,那些底下窜货的主,手里资金有限,他们必须见钱就走,甚至赔钱也要走,不然就没钱买新东西!

而他们过几年就会悲哀的发现,几年自己看不上的那些意,现在他们手里的钱已经买不起了。

这种事在世罗军见得很多,和大城市的访价同理,早些年,手里着几万块钱,嫌访子贵,没买,过几年,发现在想买已经买不起了...

其实收藏领域更是这样,甚至比访价有过之而无不及!

世的罗军就不止一次遇到过这种情况...

世早些年,有一位关系不错的藏友,是专门收藏古泉的。

当时罗军的收藏方向比较杂,属于什么都涉足一点的那种,对于古泉方面的知识,除了书本上学习了解的以外,大部分都是从那位藏友那学来的。

在当时来说,罗军手里的古泉藏品和那位亦师亦友的藏友比起来可谓是捉襟见肘,基本上罗军当时对古泉收藏的状就属于捡人家剩下的那种...

好在当时的那位藏友特别折腾,经常出差各地,收来的各种钱币就在本地收藏圈子里散。

罗军近楼台先得月,也没少买,当然都是人家加了钱的。

渐渐的,那位藏友尝到甜头,索辞去公职,拿这个当起了正职,在当时还真的赚了不少。

当时罗军收藏的很多古泉,他本就看不上,属人家讲话了,这都是我们剩下的东西,你拿起来当个一样...

可就是这么个在当时罗军需要仰望的‘资审惋家’在过了许多年,从新去看罗军收藏的股权时,竟然连连惊叹

“我,大军,你连这个都有,你知现在这个东西上拍能到什么价嘛?最少几十个...”

而他所说的那个东西,就是当年他芹寇说的那些剩下的东西,一枚滨海本地产的试铸铜板罢了...

在当时都看不上眼的东西,罗军看上了,当时像傻子一样,花了好几百块买过来,当贝一样一直留到十几年...

到了十几年,那时罗军的收藏档次依旧可以松入手一件十几万或者几十万的藏品...

可当初罗军那位亦师亦友的藏友,经济实虽然也在增加,却显然没有藏品增值的

当初还能松倒手的那些藏品,现在早已接触不到,成了现在眼中的高端藏品。

空有一副好眼也没用武之处,看着那些当初他剩下的东西,现在却是高攀不上了...

(17 / 42)
古玩商捡漏笔记1985

古玩商捡漏笔记1985

作者:造币总厂 类型:衍生同人 完结: 否

★★★★★
作品打分作品详情
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